zhaosf123发布网 > 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爆什么装备好(传奇世界沉船精英掉落图鉴)

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爆什么装备好(传奇世界沉船精英掉落图鉴)

来源:传奇技术在线写版本 | 时间:2022-06-16 09:01:57 阅读:4056

导读:凌晨4点15分,就在K-19准备上浮发射导弹时,值班人员向艇长紧急报告,称左舷核反应堆一回路管道破裂,冷却剂大量泄漏。因此,K-19最终按原定计划前往演习海域,并获得了其他舰艇的帮助,经过一番波折后,被成功拖拽到基地维护。由于潜艇内部遭到严重辐射,苏联海军花费3年时

变态复古传奇 中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爆什么,以下2个关于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精英爆什么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相关信息。

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爆什么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自1954年美国海军“鹦鹉螺”号核潜艇下水之后,核动力潜艇以理论上近乎无限的巡航时间,及水下高速而饱受大国海军青睐,但同时也由于其核动力装置存在的巨大危险隐患,造成了核潜艇发展史上数不胜数的事故。对于这一点,苏联海军的第一艘弹道战略核潜艇K-19号,则堪称是最具发言权的一艘核潜艇。其在服役过程中遭遇多次重大事故,并且总是能幸运生还,浴火重生,直至最终完成使命安然退役,堪称是核潜艇发展史上最经典的不死传奇。

▲苏联最后一代“台风”战略核潜艇则达到了另一个极端

1959年4月8日,K-19号作为苏联海军第一艘战略核潜艇,举行下水庆典,然而,当按照传统仪式向艇首投掷香槟时,却由于外部包裹的橡胶并未破碎,对于向来充满种种神秘传说的海航来说,这种情况不免有一些不祥之兆的味道。而事实上,K-19在建造时就由于追赶工期而导致意外失火,造成两名工人烧伤,在其下水后也由于准备不足,导致反应堆故障。但总的来说,这两场并不算大的意外事故,也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只不过当时并没有人能想到的是,这仅仅是K-19传奇一生的开始。

▲一艘战略核潜艇在当时有特殊意义

1961年7月4日,已加入苏联海军北方舰队的K-19,在北大西洋附近极地参与代号“北极圈”的军事演习。凌晨4点15分,就在K-19准备上浮发射导弹时,值班人员向艇长紧急报告,称左舷核反应堆一回路管道破裂,冷却剂大量泄漏。经检查后发现,潜艇左侧核反应堆主循环泵和辅助泵已经因故障停止,反应堆温度急速上升,溢出的高温蒸汽使整个潜艇内部都弥漫着放射性气体,辐射剂量高达每小时25伦琴,情况危在旦夕。

▲核泄漏是核潜艇最令人生畏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艇长紧急命令拉响战斗警报,按紧急状态上浮自救。同时,面对升至900多摄氏度核反应堆,和飙升至60多摄氏度的艇内温度,艇长下令紧急补充一回路内冷却剂,但由于外接管道故障,补充任务无法进行。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人工前往安装临时性反应堆冷却装置。但当时艇上并没有相应的防护装置,艇员需要在长时间暴露在高辐射剂量的反应堆面前工作,这意味着要想完成这项任务,必须有视死如归的勇气。

▲拯救核反应堆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以动力损管队长巴夫斯季耶夫大尉和自动化组长科尔奇诺夫中尉为首的8人小组,还是义无反顾地前往事故中心搭建冷却装置,以补充冷却剂。经过约2小时的紧张工作后,临时冷却装置敷设完成,反应堆温度迅速降低,避免了更大灾难的发生。但8人小组在返回后,全部因辐射超标全身瘫痪,仅仅几小时之后,就口吐白沫,头部流出脓水,五官面目全非已基本失去正常职能,最终所有人在一周内全部去世。

▲唯有真正视死如归的人,才能直面这种灾难

在解决核反应堆的问题后,K-19成功浮出水面,使用剩余的一台核反应堆继续航行,由于主天线已在事故中损坏。因此,K-19最终按原定计划前往演习海域,并获得了其他舰艇的帮助,经过一番波折后,被成功拖拽到基地维护。由于潜艇内部遭到严重辐射,苏联海军花费3年时间将整个反应堆舱全部切掉,装上了一个全新的核反应堆舱。而根据苏联海军的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发生原因,是核反应堆主循环回路的一个焊点出现虚焊,循环泵因此出现故障而导致一回路管道因高温破裂,衍生了之后一系列严重后果。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在真实事件基础上,添加了大量特有元素,拍成了一部电影《K-19:寡妇制造者》。

▲电影中掺杂着许多制作方特意加入的元素

如果仅仅是一次核反应堆事故,当然不能证明K-19的传奇之名,仅仅在几年之后的1969年11月,K-19再次遭遇了一场奇怪的事故。在11月15日,正处于航行状态的K-19,突然遭到猛烈撞击,并导致发动机停车,以艇首向下的姿态迅速下沉。K-19成功通过调整压载水舱的方式解决了平衡问题,最终成功上浮到水面,艇员在上浮后观察周围,并没有发现意外情况,最终接到指挥部通知后返回基地。在进厂维护后,苏联海军很快就发现位于艇首的巨大凹痕,表明其曾经与圆柱状物体,在水下以近乎直角的状态相撞。苏联海军技术团队则表示,考虑到K-19的吨位、速度以及冲撞的角度,被撞击的圆柱形物体已经遭受重创,甚至有可能沉没,苏联海军因此调动飞机、潜艇和军舰进行了多天搜索,但最终一无所获。

▲水下航行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而最终的真相,要等到1975年7月由美国《纽约时报》刊文报道才揭开。当时,美国海军一艘SSN-615“小鲨鱼”号核潜艇,正在科拉半岛附近海域,执行搜集苏联海军无线电和电子设备信号,窃听水下电缆传递通信内容的绝密任务。在事故当天,“小鲨鱼”号发现了K-19,并成功在没有引起后者警觉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秘密跟踪。一般来说,这种跟踪将持续到“小鲨鱼”号被K-19发现。但这次跟踪过程却出现了一个纰漏,“小鲨鱼”号声纳兵错误地将K-19的航速估算为8节,使得 “小鲨鱼”号也将自身速度调整到8节,但实际上,K-19的航速为6节。

▲航速与平衡是潜艇的关键

因此,原本悄悄跟在K-19后方的“小鲨鱼”号,在不知不觉间已航行到K-19右侧,而恰在此时,K-19向右转向,正好撞在“小鲨鱼”号的核反应堆舱段,刹那间,地动山摇。庆幸的是,“小鲨鱼”号在建造时特意对核反应堆舱进行了加固,因此承受住了本应造成巨大创伤的撞击。而在意识到K-19并未发现自己后,“小鲨鱼”号迅速脱离接触,之后狂奔两昼夜抵达安全海域向上级汇报。而美国海军为避免意外影响,对这一事件长期保密,在数年之后才对外界披露。

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爆什么(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精英爆什么)

▲由于声呐兵的失误,导致“小鲨鱼”号险些沉没

撞击事故使得K-19号进厂维护近一年之久,但其之后又成功出航,然后遭遇了服役生涯内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在1972年2月24日,K-19突然发生火灾,虽然成功浮至水面,但由于潜艇失去动力,因此紧急向苏联北方舰队司令部求救。而救援舰队抵达附近海域时,却受制于海上的狂风暴雨,无法立即展开救援。事实上,K-19在起火后,由于值班艇员处理不当,导致火势无法收拾,之后在艇长的指挥下,虽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救援,最终成功浮出海面,但已有多名艇员在救火中牺牲,更重要的是,还有12名艇员被困在第10舱内,迫切需要救援。

▲对潜艇来说,浮出水面有特殊意义

这12名艇员事发时正在休息,但由于火灾发生在其正前方的第9舱,因此无法逃离。这12人当时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也并不知道事故情况,只能通过潜艇仍然在移动的动作,感觉到潜艇并未沉没。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第9舱火势逐小,舱壁温度逐渐降低,使得这12人有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休息。而在这之后,被困艇员成功地通过应急电话,堪称奇迹地联络上了其他艇上人员,了解了大致情况,明确了固守待援的信念。之后,紧急电话因故障损坏,被困的12人彻底与外界失去联系。

▲这是当时核潜艇上的标配

由于被困的12人都是经验丰富的潜艇人员,在分析了解到的情况后,认为需要将潜艇拖拽至基地维修厂,再将舱壁割破才能实施救援,因此12人初步预计要等待15天才能脱离困境。在这种情况下,12人开始极力搜寻物资,做好长期固守待援的准备。首先,最重要的当然是空气,由于大火并未损坏艇上的供水管路,因此,12人成功地利用这个装置用来获取空气,但为了保证不时之需,12人还是尽量避免活动,以减少氧气消耗。

▲对于艇员来说,每一次上岸都值得纪念

其次就是饮用水。艇内保存的储水罐,只有极少剩余,但这难不倒经验丰富的艇上人员。由于当时舱内温度为 20摄氏度左右,艇外温度则已低到零下4摄氏度,因此被困人员成功利用温差效应产生的露珠,通过以抹布沾取的方式积攒起来,装在容器内作为饮用水。由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获取的水量较多,因此饮用水基本上没有限制。唯一存在问题的是食物,潜艇上本身会有一定的应急物资,但一部分已被偷偷吃掉,最终仅剩下3袋500克糖、3罐炼乳,3罐酸白菜,2袋空心粉和3管3升装的咸黄油,这些物资为保证保质期而极咸无比,但热量奇高,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最终12人每天定量分配,在一片黑暗中坚持等待救援。

▲直升机往往是海上救援主力

而与当时艇内人员预计不同的是,救援编队并未打算拖拽K-19返回,因为当时海上风浪极大,准备拖拽的钢缆7次都被吹断,指挥部最终决定,通过直升机对救援团队进行补给,就地救援被困人员,救援团队先是排除了艇内的积水,然后在电力极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通风作业,最终在3月18日,救援人员戴上呼吸面具进入充满一氧化碳的第9舱室,敲响了与第10舱相连的舱壁,引发了12名被困艇员的欢呼声,而从事发到距离欢呼,实际上已经过去了24天之久。最终,随着舱门打开,双方顺利会合,救援小组在给被困艇员戴上呼吸面具,用黑布蒙上眼睛后,顺利将12人救出,并通过直升机送往后方治疗,宣告这场持续24天之久的救援顺利结束。苏联最高政府、国防部、海军总司令部纷纷为此发来贺电,而K-19则被缓慢拖拽返航。在整个事故中,共有28名艇员因火灾丧生,另有2名艇员在早期转移过程中,因风浪过大失踪或牺牲。

▲付出种种代价只是为保证这一刻

事后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由于潜艇前段时间润滑油发生泄漏,在解决泄露问题后,有少部分燃油未被清理干净,汇集后渗透滴落在温度极高的工作台上,最终引发火灾。而令外界感到震惊的是,K-19在回港后,仅仅维护了约半年左右时间,便再次出港,而且在出港海试时,又发生了一次小型火灾,但幸运的是被迅速被扑灭。在此之后,K-19的服役生涯就不再事故频频,最终在1991年顺利退役,结束了自身传奇又充满坎坷,同时又屡屡浴火重生的传奇一生。

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精英爆什么

7月25日,在福州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也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泉州在宋元时期是一个极其繁荣的国际大港,一艘艘满载精美瓷器、纸张、铁器、漆器、金银、麝香等货物的商船,从泉州起航出发,经印尼、印度,一路行至阿拉伯地区,再运回香料、药材、犀角、珠玉等货物。

说到泉州的海上贸易史,2007年被整体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宋代商船,最早便是从泉州出发,它不仅是中国考古界最为有名的一艘沉船,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崔勇

7月28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全程参与了“南海一号”打捞工作和考古研究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他告诉记者,自从将这艘传奇商船打捞出水后,经过十多年的细致发掘考察,目前相关考古工作已近尾声,“预计明年可以结束。”

虽然“南海一号”声名远播,但关于这艘船的许多考古小秘密,并不为大众所熟知。除了相关学术讲座外,崔勇在《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一书中,也曾详细记述过“南海一号”前世今生的幕后故事。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书封

刺 痛:

中国决心开展水下考古的直接诱因

1984年,职业海上盗捞者迈克·哈彻(Michael Hatcher),在我国南海海域打捞了一艘名为“哥德马尔森”号的沉船。根据记载,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冬,这艘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满载着瓷器和黄金从中国南京出发,驶向荷兰阿姆斯特丹,航行16天后,在中国南海水域触礁沉没。

哈彻很早就成立了一家沉船打捞公司,长期在世界各国寻找航海古籍,以图从中发现可能存在沉船的海洋区域。此前他就曾在中国南海海域打捞起一艘明代沉船,船上的文物令他获利数百万美元。

这艘“哥德马尔森”号沉船上,满载着清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精品百万余件,而哈彻打捞成功后,做的第一件事竟是下令将这些瓷器大部分砸碎,仅保留了23.9万件青花瓷器。原因是他深知收藏市场的定律:物以稀为贵。

挑选和毁坏工作结束后,哈彻将这些“战利品”拖到公海。一年后,他以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为由,获得拍卖许可,委托荷兰佳士得拍卖行进行公开拍卖。

1986年4月,拍卖行为这批文物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专场拍卖。消息传回国内,国家文物局翻遍了国际海洋公约、各国海洋法,也找不出一条可行的法律依据阻止文物外流。当时中国关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也是一片空白。

“买回来”成了留住这批文物的唯一方法,中国故宫博物院派了两位专家带了3万美元去参加拍卖。但最后他们连一次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每一件瓷器的起拍价都在估价的10倍以上……最终,近24万件珍贵瓷器被尽数拍卖,迈克·哈彻则从中获利2000多万美元。

崔勇说,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中国考古界,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决心要成立自己的水下考古机构。令人欣慰的是,1987年“南海一号”便被发现了,我们也牢牢地保护好了这一艘珍贵沉船。

高 难:

从水到陆 采集数据精确到毫米

上世纪80年的中国,还没有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大家算了一笔账:让潜水员学考古,还是让考古人员去学潜水?“算出来潜水员学考古要花4年时间,考古人员去学潜水只要花半年时间。中国有这么多年轻的考古人员,找几个去学潜水并不难。”

就这样,中国终于有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然而,更大的困难还在海里——风浪大、水下能见度极低,无法展开考古作业。最终有了一个“一次性放置沉箱、整体打捞沉船”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在当时也冒了很大的险:岸上已经在建博物馆,如果沉船打捞失败,博物馆也就白建了。

船体出水后,人们用气囊作为滚木,排气、充气将“南海一号”牵引进了博物馆,然后封闭墙壁,把海水灌上,让沉船回到在水下的状态,“这是对于文物最好的原生保护状态,船体也不会再损坏和变形。”

当年打捞“南海一号”的“华天龙”号起重工程船

“南海一号”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被整体打捞起来的沉船。至于如何发掘,考古人员采用的方案是保水挖掘。“就是放一点水再挖一点,现在看我们挖的成果,这个方案非常成功。”崔勇说,“我们可以对沉船进行非常精细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船上共有15个舱,每个舱里的瓷器包括它们是哪个窑口烧制出来的,都看得清清楚楚。”

崔勇认为,作为一条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的最大价值,并非某一件或几件奇珍异宝,而是它的高度完整性。从打捞到发掘,我国考古人员对这一遗存的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我们采集到的考古数据都可以精确到毫米级,这在全世界都是首创。”

2020年5月,“南海一号”项目被选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前崔勇主持的古椰贝丘遗址发掘和“南澳I号”的发掘工作,也曾分别荣获2006年度和2010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反 常:

没有压舱石 上重下轻的远洋商船

出海的大船一般都有压舱石,现在用得较多的是压舱铸铁和压舱海水,目的只有一个:增加船体下部的重量,让它在航行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易倾覆。

然而,在“南海一号”所属的时代,中国商船底部装载的,几乎都是相对较轻的货物。当时除了瓷器,中国还大量出口铁器,所以中国商船通常是瓷器和铁器混装。

“按照保证稳定性的考虑,大家肯定觉得铁器应该装在下边,对吧?”崔勇说,“但事实上,现在发现的所有宋元时期的沉船,也包括一些明代、清初的船,只要是铁器和瓷器混装,全是铁器在上面。”

“南海一号”当年运送的瓷器

崔勇说,上轻下重的装载,类似不倒翁——轻轻碰一下就会晃,但不会翻。因此船的稳定性越好,也就越爱晃。“中国商船主要是装瓷器,那就一定要保证这船瓷器尽量完好,如果船体摇晃得太厉害,运到国外就是一船碎瓷片,还有什么利润可言呢?”

于是就有了这样“上重下轻”的堆货方式:铁器放在上面,让摇摆周期变缓、摇摆幅度变小,瓷器的完整率就会提高。“现代造船业有专门的措施来减缓船的摇摆幅度,提高舒适度,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抬高重心,但是古人没有这个理论和技术,完全是靠经验来处理。这种处理方法虽然简单,但它跟中国造船技术中的水密舱、平衡舵一样,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但这种做法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翻船的风险也更大了。只要遇上恶劣天气,别说台风,哪怕是强烈的季风,也可能造成翻船事故。

崔勇说,“南海一号”上装了满满一船货,最后清理出的铁器总共约有130多吨,瓷器18万件(套),另外还有几万枚铜钱,以及金银、漆器、朱砂和丝绸等。“它是宋元时期典型的大商船,完整长度应该有30~35米,装了三四百吨的货物。”据考古学家推测,“南海一号”沉没的原因,很可能就是遇到了强烈的季风,加上合理但不安全的装载方式,导致倾覆。

饮 食:

有咸鸭蛋和胡椒 注重补充维生素

崔勇将沉船比作一个“时间胶囊”,一个在短时间里沉入水底的胶囊,“它把所有的时间固定在里面,它就是最小的生存单位和最小的等级社会。”

因此,在大量珍贵精美的文物之外,考古人最在意和重视的,其实是通过这个“时间胶囊”呈现出的当年航海人的生活模样。

因为是整体打捞提取出水,“南海一号”的遗存信息被保护得很好。其中也包括当年生活在这条船上的人们的吃与住。其中,一罐保存完整的咸鸭蛋令考古人员印象深刻。此外,船上还有大量植物遗存,主要是谷物、水果、瓜类、香料以及少量中药材,调料中还发现了花椒和当时很珍贵的胡椒,说明当时船上的人们吃得还不错。

“南海一号”上发现的部分植物遗存

在水果类别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梅子、槟榔、橄榄、南酸枣、滇刺枣、葡萄和荔枝的核或籽。在这些水果中,橄榄和南酸枣的维生素含量都特别高,虽然口感不太好。这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维生素对于预防航海过程中常见的败血症很重要(败血症主要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要摄入新鲜水果蔬菜才能防治)。

在住的方面,大部分人应该是住在甲板上,也有货主会住在货舱里。“南海一号”有15个舱,考古人员在清理其中一个舱时,发现里面铺了一张大约1米5宽的双人床这么大的平板,下面堆有瓷器。这与北宋地理学家朱彧在《萍洲可谈》中的记载十分吻合——“下以贮物,夜卧其上”,就是在货物上面铺个板子,人就能直接睡在上面。

贸 易:

半成品首饰运去斯里兰卡镶宝石

“南海一号”也是目前出水金银器最多的南宋遗址,并且它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加工得很好,但很多都像是半成品,比如没有镶宝石的金戒指等。

唐代时,中国的金器加工已相当成熟,拉丝、焊珠等工艺都特别精致。但中国不产宝石,中国出现的大量宝石都产自斯里兰卡。宋代商船的航线,大多是行驶到东南亚,然后通过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也要经过斯里兰卡,最后抵达阿拉伯地区。

“南海一号”上发现的半成品金戒指,可镶巨大宝石

因此,考古人员们得出结论:这些半成品的金器是在中国制作完后,运到斯里兰卡去镶上宝石,再运往目的地销售,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成本。一条成熟的贸易之路,在“南海一号”的缩影中闪闪发光,从中也可见宋元时期确实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繁荣高峰。

崔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船体内的考古发掘工作都已完成,多年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明年圆满结束。“我们后来在船体外又发现了不少文物,推测多半是当时堆放在船体较高位置、随着船体倾覆掉出了甲板外的。它们主要是给我们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更多有关沉船被掩埋过程、文物摆放层次和水动力等方面的信息,对将来国内水下考古的工作都会有帮助。”

作为中国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崔勇表示,自己有幸从一开始就遇见了“南海一号”,并与这艘传奇沉船打了30多年的交道,“现在我快要退休了,刚好这个工作也要完成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

崔勇最后还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就是成都,他在成都出生长大,家人亲戚也多在成都,他和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长雷雨是多年好友,不过最新发掘的几个祭祀坑他还没去看过。“等忙完了这条船的工作再去看吧。”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图据受访者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爆什么(传奇世界手游沉船精英爆什么)的全部内容啦,如果你想在电脑上畅玩传奇游戏的话,体验高清大屏,流畅清晰,键鼠操控,多开挂机的畅爽感觉~ 更多详细攻略锁定!